前段時間,著名學者黃錦祥在書友家中發現了一件康熙時期的“通關文牒”。據悉,這件罕見的“中國古代護照”距今已有305年歷史,它是“古絲綢之路”和“茶馬古道”的重要證物,見證了古時候“云南地區”的商貿活動,具有很高的文獻收藏價值。

到目前為止,國內印有康熙年份的“通關牒文”比較罕見,存世量僅有幾件。其中,洛陽民俗博物館珍藏有兩件,均是官府頒發給商人使用的,分別是康熙四十三年和康熙五十四年的牒文,可見其彌足珍貴。

demo2.jpg

通關文牒為中國古代護照,又稱作“通關牒文”,它是古代通過關戍時必備的通行證,曾被稱為符、節、傳、過所、公驗、度牒、路證等,每到一國需加蓋該國印璽方可通行。蘇武出使匈奴不敢忘“節”,玄奘取經所用的“度牒”等都為此類??滴跄觊g稱為“通關牒文”,從清末開始稱為護照,我們現在稱為出國護照。

簡單來說,通關牒文就是“官方通行證”,即由地方政府頒發的、通過關卡時所需的官方文書。據《明史 ? 職官一》記載,驛站、遞運所“皆以符驗關券行之……”、“及使人出關,必驗勘合”。嚴格的關檢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,康熙二十八年(即1689年)中俄《尼布楚條約》規定,“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,得過界來往,并許其貿易互市”。牒文上記載有持照人姓名、籍貫、攜帶牲畜以及運輸貨物、發照日期、蓋官方印鑒等資料,以便各關卡驗證放行。

demo2.jpg

我國最早護照雛形在夏、商、西周時期,稱之為“牙璋”和“圭璋”。春秋戰國、秦漢時期改稱為“封傳”和“符節”。宋代時期,護照演變為“關引”和“符牌”,元代護照則以“公驗”、“腰牌”為主,明代護照又出現了“文牒”、“關照”、“符牌”和“堪合”等形式。護照的演變由石銅變竹木,由竹木變紙張,由手書變印刷模式。因此,康熙時期“通關牒文”的發現,再次見證中國護照的演變史!

學者黃錦祥發現的這紙“通關牒文”,是清康熙年間由政府統一頒發的商用通關文件,當時是采用格式統一的制式木版印刷而成。使用時,僅需在其空白處手工填寫執照人的姓名、貨物名稱、所經地名等內容。在護照左側處還有一個小的堅框,框內繪刻一個戴帽的男性半身畫像,相當于當時的手工版“證件照”。

demo2.jpg

有了這一紙牒文,持證人就可以帶上商隊和貨物出發了,通過這件牒文中的貨物名稱和所經地名,我們發現這是一支由“云南江溪”出發的商隊,是云南境內由云南布政司頒發的“當地護照”。這支由20條駱駝和5匹騾馬組成的裝滿茶葉和絲綢等貨物的商隊,浩浩蕩蕩經過云南,穿州過省歷盡艱辛最終扺達國外…而這一紙牒文貫穿著云南沙溪一帶“茶馬古道”的發展史,再現“萬里茶道”的繁華景象,它所承載的歷史人文信息凸顯了重要的文化價值。


【免責聲明】

本站資訊信息來源為網友投稿、本站原創、轉載其他媒體,針對于網友投稿和轉載其他媒體的資訊內容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同時我們也會標注資訊內容原始出處,東方金典集團刊載此文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說法或描述,也不構成任何建議。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,請聯系我們0731-85119910。